《第三次分配的人权维度》原载于《人权法学》2024.3,《复印报刊资料·人权研究专辑》2024年第二辑全文转载。
非常荣幸有机会分享《第三次分配的人权维度》写作历程和想法。第三次分配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,经济法、社会法等部门法的学者也对第三次分配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过研究。用人权这个“滤镜”去看世界,可见很多事物与人权存在着关联,而第三次分配的价值观念、目标、实现方式等正可用人权话语进行阐释与表达。于是,写一篇文章探讨第三次分配与人权之间的关系,这个想法变得日益清晰。2023年8月底,本文的写作便正式开始。
文章开始阐释的第一个问题,便是第三次分配与人权榫接的底层逻辑是什么。通过阅读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文献,我归纳其经济哲学层面所包含的价值理念,并将其与人权哲学中的价值理念进行匹配,寻找共同点。我还从人权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发掘人权保障的经济制度需求,而第三次分配所发挥的分配经济制度功能正能满足一些需求。
人权是历史的、具体的,第三次分配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人权实践。第三次分配彰显了当代中国人权观中生存权与发展权保障、平等共享、人民幸福等观念。第三次分配推动人权保障的实现方式是什么?我首先从第三次分配所发挥的具体权利保障功能的角度进行展开。这部分在写作时,我回顾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经历、阅读了一些公益慈善案例,对其进行归纳整理,提取其中具体权利保障的要素。人权研究需立足于社会现实,还要有一些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。在研究当代第三次分配实践的同时,我对未来基于人权价值的第三次分配进行畅想。第三次分配的广泛参与可提高社会的包容性,在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人权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。第三次分配还有助于塑造健康的公民人权意识,包括正确的平等观、尊重他人的理念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观念。在健康的人权意识引领下,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人权、实现人权。
第四部分又回归现实。受到阿马蒂亚·森可行能力理论的启发,我从人权视角出发,就更好地完善第三次分配的实施机制提出了一些想法。优化第三次分配的资源配置方式,按照人们对权利需求的紧迫程度让第三次分配向特定群体倾斜,可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第三次分配得到帮助,提升第三次分配的效果。
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,曾多次聆听老师们关于论文选题与写作的心得。老师们提出,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,研究真问题;论文既要立足于时代特征进行理论研究,也要对未来进行描绘与建构。这些经验为我确定选题、展开论文写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引。此外,文章在尝试解答第三次分配与人权的理论问题同时,如果能向更多人传递公益慈善等第三次分配行动的温暖和力量,对作者而言便能获得一些幸福感。
最后,衷心感谢《复印报刊资料》对拙作的关注和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