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6年春季即将开学之际,友谊协会部分同学前往位于九江市濂溪大道的周敦颐墓,感受家乡九江的历史文化。
周敦颐墓又称濂溪墓,位于庐山区莲花镇周家湾之栗树岭,墓区总占地面积4.3万平方米。十年动乱期间,濂溪墓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,但地下墓仍保存完好。1999年,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,完成了濂溪墓第一期修复工程,使珍贵历史遗迹得以保存。最近几年在江西省、九江市有关部门的关心下,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再出100余万元巨资复修该墓。
濂溪周敦颐墓入口
周敦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,其创作的《爱莲说》已经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。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,这首词也成为了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素材。
濂溪河
周敦颐同时也是濂溪书院的创始人。九江濂溪书院,始称濂溪书堂,也称濂溪祠。宋嘉祜六年(1061年),周敦颐“迁国子博士,通判虔州(今赣州市),道出江州,爱庐山之胜,有卜居之志,因筑书堂于其麓。堂前有溪,发源于莲花峰下,洁清绀寒,下合于湓江,先生濯缨而乐之,遂寓名以濂溪。”濂溪本是周敦颐故里之名,周敦颐远离故乡,在外地长期为官,一来因为清廉而贫不能返乡,二来喜爱庐山之美,结屋于此,取名“濂溪书堂”,表示侨寓此地,乡关在目之意。该书院历代屡有兴建,数易其址,称谓亦有变更。
濂溪书院古树
从濂溪墓远眺庐山
目前濂溪墓周围正在积极推动相关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,不久后将会更加完整地向各地游客展示濂溪文化。